监管局要求,地表废弃不用的管道,油气公司必须拆除并将地表恢复至原来的生态状况。
此外,分析人士预测,1月24日调价窗口再至,油价不排除再次走低的可能。受国际原油影响,国内原油也现下行行情。
高国云表示,一方面,虽然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六周下降,但成品油库存量持续增加,且目前原油供应量仍处在30多年以来最高位,油价缺乏基本面支撑。总体而言,国际油价近期仍看空,价格或低位震荡,故下轮国内成品油调价或仍为下调。高国云指出,油价下调无疑会减轻成品油相关行业的生产运输成本。节前油市看空为主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成品油价格2013年12月27日调价搁浅后,受制于美元坚挺和利比亚重启大型油田及其原油出口将恢复的不利因素,国际油价在跨年后形成单边向下走势。高国云认为,伴随着此次调价,交通运输业等行业迎来利好,炼油板块则面临利空。
此外,高国云还预测,1月24日调价窗口再至,油价不排除再次走低可能。地方炼厂方面,成品油价格下调后,后期油品价格仍有下行空间,故炼厂的加工利润盈利空间将缩水。加州油气资源法律在类型上分为法律、政策、执行规范,其相互关系可用本文末的流程图表示。
1951年,在制定《公共资源法》时,加州政府将油气资源保护法纳入并独立设定为第三章。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法律专家库成员,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资源委员会、陕西省法学会能源法学会理事,西安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协会、行政法协会理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州的油气资源立法是从立法到执行的动态过程,是整合协调政府利益、油气公司利益、社区居民利益的结果。油气资源从法律到政策、到具体作业章程的制定过程,需要立法机构、政府、研究机构、油气公司多方合作才可完成。
多年来,加州油气生产对空气、土地和地下水资源都没有重大破坏,这得益于其成熟的油气资源保护法和油气监管制度。加州随即制定法规要求所有废弃井封闭后,将井头5英尺(1.524米)以下部分切除,并必须用泥土填埋。
加州油气监管局根据1950年到1990年间井喷事故的原因和伤亡数据做出的统计分析显示,在10578口油气井钻井中,共发生139次井喷事故,死亡10人、伤43人。虽然通常认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有独立立法权,加州立法与联邦立法没有关联。一般来说,州立法是根据地方特殊需要而改编,比联邦政府的法规要求更高。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中国石油横向研究项目,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政府奖励。
曾任教于加州州立大学、任某石油公司油藏总工程师。加州关于井喷的防范法规,也是由井喷侵权案例推动形成。美国油气管理咨询中心专家余秉森、西安石油大学法学系教授蒋瑞雪较详尽地介绍了美国加州油气资源保护法和油气监管制度,并与国内情况进行了相关对照,为我国油气立法与油气监管提供借鉴。多年前,一名小女孩不幸掉入一口未封闭完全的废弃井而身亡。
蒋瑞雪 西安石油大学法学系主任、法学博士。早期的钻井作业,井喷事故时常发生,最大的一次事故是因井喷而致的大火燃烧了三个月之久,整个油田的气盖完全烧毁。
加州油气资源法律和联邦立法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邦立法直接在加州适用,比如加州所有压裂井的回注都要遵循美国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地下回注液体管理法》。二是加州政府根据联邦立法制定州立法,如加州环境保护法(CEQA)就是根据联邦环境保护法(NEQA)改编而成。
目前,加州有效的油气资源法律文件除油气资源保护法外,还有《环境质量法》等。在资源立法中,研究机构(如石油大学、科研院所等)提供技术研究和指导。1973年于香港赴美读书,在美获化学学士、石油工程硕士和博士等学位。加州最近刚刚通过的水力压裂法,也是根据联邦法律而改编的。至此,加州油气资源保护法成为公共资源法的一部分。编者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油气生产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至今仍保持着美国第三大油气生产区的地位。
但实际上,联邦立法对加州仍有约束力。相比之下,我国十分注重对于欧美发达国家高科技的引进,但对油藏的长远管理还存有差距。
作者简介余秉森 美国油气管理咨询中心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现代意义上的石油开发可追溯到1860年,只比宾夕法尼亚州记录的Colonel Drake钻井晚一年。
1915年,加州政府制定了第一部油气资源保护法同时,阻聚剂各种组分与石油裂解碳五馏分沸点相差较大,具有易于分离等优点。
其可用于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从而降低乙烯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碳五馏分是石油化工炼油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以及重质烃裂解装置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化工基本原料。吉林石化科技人员研发的用于抑制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聚合的阻聚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阻聚效果,能有效抑制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的双烯烃发生自聚或共聚,可避免再沸器阻塞。12月1日,吉林石化研究院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证书。
目前普遍采用萃取精馏法或共沸精馏法分离,分离流程长、工艺复杂、运行周期短,且萃取溶剂使用量和循环量较大,能耗也较多。采用先脱炔烃工艺,提高安全性。
阻聚剂用量少,选用的溶剂与萃取精馏所用溶剂相同,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引入其他杂质。在碳五馏分综合利用中,具有利用价值的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三种双烯烃,其含量约占碳五总含量的45%至55%。
吉林石化研究院科技人员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溶剂比,大大减少溶剂使用量,采用热集成技术,有效降低能耗。一种用于抑制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聚合的阻聚剂和一种乙腈法分离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的方法,双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采用循环溶剂精制工艺,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同时,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使用有针对性开发的阻聚剂,避免了异戊二烯在分离过程中发生自聚或共聚造成的损失,可提高2%至8%的异戊二烯收率一种用于抑制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聚合的阻聚剂和一种乙腈法分离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的方法,双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同时,阻聚剂各种组分与石油裂解碳五馏分沸点相差较大,具有易于分离等优点。
12月1日,吉林石化研究院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证书。吉林石化科技人员研发的用于抑制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聚合的阻聚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阻聚效果,能有效抑制石油裂解碳五馏分中的双烯烃发生自聚或共聚,可避免再沸器阻塞。
目前普遍采用萃取精馏法或共沸精馏法分离,分离流程长、工艺复杂、运行周期短,且萃取溶剂使用量和循环量较大,能耗也较多。阻聚剂用量少,选用的溶剂与萃取精馏所用溶剂相同,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引入其他杂质。
采用先脱炔烃工艺,提高安全性。在碳五馏分综合利用中,具有利用价值的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三种双烯烃,其含量约占碳五总含量的45%至55%。